正常的成長
出生之後,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生長速率。並無已證實有效的方式來預測,下列公式僅供參考:
兒童身高公式


不同年齡的長高速率不同,下列數值可供參考:
年齡 | 年生長率(公分/年) |
---|---|
1-6個月 | 18-22 |
6-12個月 | 14-18 |
1歲 | 11 |
2歲 | 8 |
3歲 | 7 |
4-9歲 | 5-6 |
9-11歲 | 5-5.5 |
青春期女>11歲 | 6-12 |
青春期男>11.5歲 | 7-13 |
影響成長的原因
先天因素
父母身高,遺傳,種族,出生時體重過輕(SGA)
後天因素
營養,情緒,壓力
疾 病
內分泌問題,長期用藥(例如: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
生活習慣
例如:睡眠,運動
不明因素
例如: 未知的環境賀爾蒙
營養
採均衡攝取、不偏食不挑食、定時定量原則。每日可補充牛奶、綜合維他命。不建議來路不明的偏方或是未經檢驗合格的中葯,裡面可能含有的重金屬、賀爾蒙、未明成分... 等問題而造成身體負擔。
均衡補充蛋白質(如肉類、蛋類、魚類、豆類等)、鈣質(如乳製品、小魚干、豆腐等)、鐵質(瘦肉、蛋黃、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D(如乳製品、魚類、每天適度曬太陽至少10-15分鐘),都有助身高的發育。同時,應避免攝取僅有熱量的垃圾食物(如餅乾、糖果、洋芋片、薯條、碳酸飲料等)。
運動
跳繩和打籃球有助於長高,在打籃球、跳繩等運動時,跳躍對肌肉就是一種拉扯,而肌肉對骨骼產生牽引的力量,可以刺激骨骼的成長。以跳繩為例,最好進行中長度的跳躍,一分鐘跳60-100下即可,有專家建議,每天跳繩30分鐘,可分成10次循環,每次循環跳一分半鐘,休息一分半鐘,且不要急跳急停,要停時可改為慢跳或步行,孩子可利用課餘時間,分次依體能將10次循環完成。
對於沒有很多空閒跟時間運動的人也可以做一些伸展操,對於骨骼的發育,也會有一定的效果。
* 資料來源:陽明大學副教授劉影梅及陽明大學教授郭博昭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對於孩子來說不論是健康或是學習效果都有正面意義,千萬別為了學業而減少運動或不運動。
作息
原則採睡足八小時及優良的睡眠品質。當我們進入熟睡期大腦即大量分泌生長激素。
人體十點到半夜二點的時候,是體內分泌生長激素的顛峰時期,最好每天十點之前就上床去睡覺了,因為你錯過了這段時間,只要你還沒進入熟睡期,就會錯過生長激素分泌大量時機。

情緒
過大的壓力會造成人體的內分泌功能失調,使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生長因此受到限制。另外,壓力太大也會讓腸胃道功能失常,不但胃口不好、吸收能力也變差,長期下來導致營養不良,想長高就很困難。
每晚的注射,對於孩子還是父母親都是一個無形的壓力,門診追蹤後,若是沒有明顯的長高速度雙方更是背負更大的壓力 。
認清孩子、父母的心理問題及找出解決方法並配合專業建議,才不會因為每晚的注射及對於身高速度的快慢患得患失反而造成心理壓力阻礙了健康的成長。